发布时间:2024-11-16 17:37:50 来源: sp20241116
特约评论员/周军
近日,国务院印发《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的指导意见》,从全面加强政务服务渠道建设、全面深化政务服务模式创新、全面强化政务服务数字赋能、全面推动政务服务扩面增效等七个方面,对深入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,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作出顶层部署。这一重要文件的出炉,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政务服务“更上一层楼”,给人民群众带来“指尖”上的便利,以及政府服务“面对面”的优质高效服务。
民之所望,就是政之所向。高效办成一件事不仅是民众的期待,更是政府的责任。早在2022年9月,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加快推进“一件事一次办”服务清单,以政策力量推动企业和群众办事由“多地、多窗、多次”向“一地、一窗、一次”转变,最大程度利企便民。这些年来,在党中央的坚强引领下,各地深入推进政务服务“一网、一门、一次”改革,创新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实践,打通政策“通道”,疏通部门“壁垒”,推行集成化办理,将过去需要群众多次跑、多个窗口办的事项合并为“一件事”,呈现出“群众方便、服务高效”的新气象,得到了企业和群众的普遍认可。有群众表示:“网上发一条留言,就有人帮有人办,工作人员像管自家事一样督促事情解决,真暖心。”
政务服务“优”无止境。我们在看到政务服务成效的同时,也应看到服务的短板和弱项。比如,城乡政务服务不平衡,跨地域“互认”、跨省通办等亟待更多的普及和实践。从深层次看,一些服务场景中还存在系统对接深度不够,数据共享难,不同地区集成化办理服务的名称、标准、规则不一致等问题,这些“壁垒”“堵点”的存在,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服务的体验。
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:“转变政府职能,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,推进机构、职能、权限、程序、责任法定化,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。”推动政务服务升级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,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,对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、提升行政效能,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,具有重要正向作用。各地当持续创新实践,坚持上下联动、标本兼治、因地制宜,办实办好群众天天有感的“心头事”“关键小事”,办好企业急难愁盼的具体事,真正做到群众诉求“件件有着落,事事有回音”。
面对群众诉求,“解决”比“解释”更重要。如何有效推动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落地见效,关键要多些“换位思考”,将心比心推动政务服务贴近百姓、靠近企业。政策从出台到显效需要一个过程。推动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见实效,各地当从建章立制这一根本抓起,用改革的手法推动政府服务“内循环”在更大范围内畅通起来,优化服务流程,减少公章流转,从一件事推广到一类事,力争实现“回应一个诉求,解决一类问题,提升一个领域”。应看到,此次国务院推动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,从细节观察,无不贴近群众和企业的现实期待,很具体,也很具针对性。比如,从推进线下办事“只进一门”、线上办事“一网通办”、企业和群众诉求“一线应答”,到提出要明确每个“一件事”的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及各自职责,强化跨部门政策、业务、系统协同和数据共享……责任传导的信号再鲜明不过。
优化政务服务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、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,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、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支撑。各地在“拼”经济的同时,也要想方设法“拼”服务,把群众天天有感的事一件件办实办好,以更加精准有效服务好人民群众现实需求为奋斗目标,快速、准确地办理各项事务,多措并举打造解决民生问题机制的“升级版”,真正把惠民生的事办实、暖民心的事办细、顺民意的事办好,幸福指数自然会“蹭蹭上涨”,企业投资自会近悦远来。(荔枝新闻 周军) 【编辑:李岩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