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运河畔 文化风景新(解码·文化新地标)

发布时间:2024-11-27 23:47:46 来源: sp20241127

  北京城市图书馆内景。   本报记者 张武军摄

  游客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参观游览。   郭俊锋摄(影像中国)

  北京艺术中心外景。   张寅生摄

  去博物馆看展览,进剧场看演出,到文化馆学特长,成为当前越来越受欢迎的生活方式。随着物质生活日渐丰盈,人们更加渴求高品质的文化生活。

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。《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提出,立足城乡特点,打造有特色、有品位的公共文化空间,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,增强实效性。近年来,各地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与城镇化进程有机结合,涌现出一批丰富文化供给、彰显城市特色的“文化新地标”。本版今起推出系列报道“解码·文化新地标”,关注各地有代表性的公共文化场所在场馆设计、文化交流、惠民服务等方面的实践,探讨如何更好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。

  ——编  者  

  

  春暖花开时节,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内,北京艺术中心、北京城市图书馆、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大文化建筑迎来络绎不绝的参观者。

  2023年12月27日,三大文化建筑对外开放,千年运河畔,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再添文化新地标。自规划建设之初,北京就坚持“世界眼光、国际标准、中国特色、高点定位”的建设要求和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建设理念,让三大文化建筑助力提升副中心城市文化气质,满足市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。

  建筑造型颇具创意

  市民刘明来京工作不久,打算利用周末逛遍北京的各大文化地标,他首选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。“远看大运河博物馆,数片船帆状的屋顶高低错落,曲线饱满,动感十足。”刘明说,“运河之舟”的造型颇具创意。

 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,三大文化建筑因其独特的设计,每座都有一个“雅号”——

 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又名“运河之舟”,设计理念源于古运河图景中的船、帆、水3个元素,建筑南侧形似巨帆高高扬起,北侧形如船只坚实厚重,展现出一幅运河图景。

  北京城市图书馆又名“森林书苑”,中国传统的“赤印”意象和新型公共空间设计写意结合,高通透的玻璃幕墙让自然与建筑融为一体,馆内两座“书山”宏大绵延,营造出“临山间、于树下、勤阅览”的阅读雅韵。

  北京艺术中心又名“文化粮仓”,创意源于通州古粮仓和运送物资的船舶,对标世界级一流剧院标准进行设计、建设。

  据介绍,三大文化建筑的设计方案均通过国内外征集产生,并由中外一流建筑设计团队携手完成。建设施工方历经1400多个日夜的连续奋战,将千年前忙碌的运河图景以建筑的形式定格。“三大文化建筑造型独特、结构复杂,构件加工与施工安装难度空前,攻克了多项行业领域技术难题。”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重大项目总监、三大文化建筑项目部总经理陈宏达说。

  三大文化建筑不仅外表美观,还有深厚的“内涵”。北京艺术中心从35个国家的300多个顶级项目中脱颖而出,荣获工程数字建造领域国际大奖,其声学效果经实测达到世界顶级音质水平;北京城市图书馆实现16米世界级超高玻璃幕墙生产加工和安装,全自动机械书库为读者带来图书借阅新体验;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均匀分布安装了242个隔震支座,保护建筑和文物安全……此外,三大文化建筑全面执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,建成了地源热泵、光伏发电等多能互补的能源系统和滞蓄消纳的“海绵城市”系统。

  艺术资源丰富多样

  三大文化建筑是大运河文化带上的现代化公共文化设施,现代文明与运河文化在此融汇展示。相关运营方正在推动艺术热起来、书香浓起来、文物活起来,将三大文化建筑打造成为市民高品质文化休闲生活的畅享地。

  打造功能多样、形式多元的复合空间。“每一座文化建筑都不是功能单一的文化空间,在做好‘主业’的同时,采取多种形式满足人们对文化生活的新期待。”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委员、管委会副主任胡九龙说。

  走进北京城市图书馆,置身于由144棵“银杏树”支撑起的知识空间,“山谷门厅”的新奇景致让人惊叹,层叠错落的阶梯式构造,形成饱满的阅读与藏书空间,这座7.5万平方米的建筑内,藏书量达800万册,拾级而上,随行随阅。图书馆不仅是令人向往的知识殿堂,更是集知识传播、城市智库、学习共享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多元文化综合体。自开馆以来,陆续启动的“千场阅读活动”让馆内越来越热闹。

  精选运营方,推动文化艺术资源引入、共享。北京艺术中心、北京城市图书馆、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的运营单位分别为国家大剧院、首都图书馆、首都博物馆。运营方充分调动相关文化资源,让三大文化建筑甫一开放,便成为人们追求高品质文化休闲生活的热门打卡地。

  开馆之初,北京艺术中心便对外宣布,2024年将有300场高品质演出。底气来自哪里?“由国家大剧院运营,品质有保障。”一名资深戏剧迷说。据国家大剧院党组成员、副院长管建波介绍,北京艺术中心一方面将国家大剧院的经典剧目引进来,实现两地同步上演,突出“高品位、高水准”的节目定位;另一方面引入音乐剧、现代舞、先锋戏剧、沉浸式表演等艺术门类,拓展演艺新场景。

  推动文化的活态传承和发展。三大文化建筑在施工过程中融入巧思,设计了透明栈道,市民可透过这些栈道看到一部分运河故道遗址等古老遗存。同时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推出丰富主题活动、8类500余种文创产品,将馆藏文物、运河文化、老字号传承、非遗文化和文创设计相结合,将国风国潮融入日常生活。

  智慧便民开放共享

  在城市建设中,如何让公共文化空间更加便民惠民?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的规划布局给出答案。

  据胡九龙介绍,在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的基础上,三大文化建筑着力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亲民性、便利性和实用性,创新性打破以往公共建筑集群各自独立建设的固有模式,实现了剧院、图书馆、博物馆、共享配套设施及轨道交通预留车站5个单体建筑一体化设计建设的模式创新,并建设“没有围墙的公共空间”,实现开放共享。

  互为“邻居”的三大文化建筑,各具特色功能、各有精彩活动,不同文化资源在此集聚,像“文化磁石”一样吸引着市民游客前来参观打卡。“三大文化建筑运用元宇宙、云端互联、4D观影等新技术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智慧体验。”胡九龙说。

  科技赋能,让文化体验更加便利。在北京城市图书馆,“无感书房”让读者有了新体验。读者将图书拿出书架后,视觉盘点系统就会被触发,对读者动态追踪,将图书自动绑定至该读者的读书栏,“如果将书带出阅读空间,该书将自动被借阅。”胡九龙说。

  技术创新,让高品质文化艺术走进大众视野。走进北京艺术中心装潢雅致的音乐厅,但见一座被观众席合围的舞台,一架管风琴映入眼帘。据介绍,这架管风琴拥有先进的科技——电子演奏台机械触感系统,为北京艺术中心演奏各类管风琴音乐扩展了可能性。

  此外,三大文化建筑还通过母婴空间、无障碍电梯等细节设计以及免费人工定时讲解服务,为市民提供“有温度”的服务。

  “文化粮仓”,好戏连台;“森林书苑”,知识家园;“运河之舟”,扬帆起航。三大文化建筑“融”在城市绿心中,市民徜徉于此,发现自然之美、欣赏建筑之美、感受文化之美。不久的将来,这里将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市民中心、活力中心和文化休闲娱乐中心。

  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4年03月18日 11 版)

(责编:卫嘉、白宇)